新片场私信功能已全面迁移至 App 中使用,
网页上可以查看之前的消息记录。
扫码下载 App
查看历史消息在线提交问题/建议
你是否要取消绑定(第三方名字)账号?
在7月9日NEW ERA青年电影季发布会暨评委见面会上,评委会成员杨超导演做了“华语电影在海外电影节、电影市场的表现和前景”的主题分享,他的观点新鲜而犀利,为什么中国电影在海外电影节不如上世纪风光,文艺片和艺术片算不算同一种电影等等。
以下是杨超导演在发布会现场分享实录
对于参展海外,现在是华语电影的低谷
最近几年,华语电影在海外市场都表现不太好,这五六年、甚至十年以来,华语电影在海外电影节的表现是一个低谷,这是一个大的判断。在谢飞老师的那个年代,第四代的时候,甚至第五代导演的黄金时期,我们大量的在海外电影节获奖,对于华语电影来说那是一个高峰。但是从六代开始,这个势头止住了,尤其是今年和去年,除了在座的李睿珺导演外,没有一部电影在戛纳的竞赛单元出现。
为什么?我个人理解是四代、五代,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海外电影节,其实是西方文化圈的“优待”,他们把我们看成风味小吃,你们的风格非常独特,很有“风味”,所以对于华语电影本身,电影的信息量、做艺术的精致程度、探索度,就没有必要西方的同行一样高,这既是一种歧视,也是一追优待。多年以来华语电影享受着这个优待的,这个优待在近十年以来逐渐的停止了,海外观众以更加平视的方式来看待华语电影。应该说我们在2000年之后就不可能再在三大上拿到特别重要的奖项,当然不能否认也有部分例外,但整体上来说,新一代作者确实很难在问鼎海外电影节。
文艺电影,不是艺术电影
我们反过来问在座的青年导演,海外电影节到底要的是什么呢?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:我们是不是为了他们而拍片。不是的。
然后我们再考虑一个问题,电影节在电影行业中的存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,它的价值是什么?要知道,现在大部分观众不看电影节上的获奖电影的,大部分观众是看类型片的,那么它如何存在,它对电影行业到底有什么价值呢?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才有意义。
我的观点是,任何一个真正的电影节追求的是艺术电影,它要求导演提供给他们的是艺术电影,而不是类型片,甚至不是文艺片。
这里提到我对电影有一个“三分法”:电影可以简单分为三类:类型片,文艺片,艺术片。大家看到我把艺术片和文艺片分开了,一般是不分开的。但当我们谈起文艺片的时候,在我的观念中它是严格区分的。
100部电影中,我认为90%必然是类型片,大部分公众需要这种生命和情感的带动,需要这种享受,需要这种白日梦,这个梦中国现在做的还不好,或者说才刚刚开始做。除此之外,我觉得还有8-9部文艺片,只有1-2部是属于艺术电影。而电影节需要的就是这一到两部艺术电影。
什么是艺术电影呢?就是那些探索影像表达的边界,试图为电影艺术探索新风格,新语言,新观念,新手法的电影才叫艺术电影,而不是主题很深刻,很有情怀,它特别的“不商业”就叫艺术电影。艺术电影只有一个标准,就是它是不是为电影艺术作出了努力和贡献,如果做了就是,如果没做就不是。我们可以明确类型片、文艺片与艺术片的区别:如果我买了一个恐怖片的电影票,我就要被吓到才会爽,就像在超市里买的老坛酸菜面,你就要给我那个味道,不给我这个味道你就违背了商业原则,这就是类型片。文艺片其实是一种软类型片、轻类型片,它也是商业片的一部分。
如果大家接受以上所说,就知道为什么这些年在海外电影节上,我们的表现没那么好,就是因为艺术片的生产降到了一个低谷,很多导演,很多资本,很多都只关注类型片,甚至是文艺片。
我们可以再引申一点,艺术电影有什么价值,为什么这个行业要拍这个东西呢?他们生存的价值是为这个行业提供未来的风格、观念、手法、语言,来避免类型的单一和僵化。
就像我们看《变形金刚五》已经完全没法看了,花了这么多钱,这么强大的工业系统扭转现实,我们觉得还是闷,非常僵化,有待于像诺兰这样的导演重新注入生命力。举个例子,微软公司有自己的微软研究院,每年几十亿花费却并不产生效益,只是为微软提供未来的互联网基础核心。我觉得艺术电影就是电影行业的微软研究院,而电影节是每年给这些电影提供展示平台——发现创造这些语言的新导演的平台——这就是这些年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少。
如果在座的年轻人有这个雄心壮志,要为中国电影探索新语言,这就太好了。目前我们正值低谷,也许正是触底反弹的时期。比如说去年的一位导演,只有十万块,后来追加了几十万投资,成为了现象级的纯艺术电影,这个电影在语言上的成熟,给各位带来的电影的美感和快感是任何观众都能体会到的。大家要明确的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不是艺术电影,然后才能去电影节。
如果你拍的是类型片,你去电影节那不是疯了嘛。如果你拍的是一个软类型片,是一个文艺片,投去电影节,其实也会比较不好。因为电影节,尤其是那些比较有公信力的电影节,他们对这一点的判断是非常非常明确的,是不会出错的。
说回华语电影的发展,中国电影目前最好的方向:一个是纯粹的艺术电影,一个是纯粹的类型片,用极小成本做非常精准类型的类型片,比如说去年的现象级作品、孔劲蕾剪辑的《中邪》,只用7万块钱拍了一个长片,也不见得是多么崭新的方式,但是他很好的执行了下来,拍了乡村真实生活,得到了无数公司和资本的追捧。从追捧的程度大家可以明白,这个市场有多么渴望年轻的、崭新的年轻导演,尤其是低成本,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,先不动用“大工业“做出这种创意的导演。
华语电影的发展,也许还有第三条路
讲完了上述两个方向,也许我们还可以期待第三条路,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期待。
在我拍《长江图》的时候,圈内很多朋友都知道我们拍的非常艰苦,我的梦想是拍一个《乡愁》或者是《牺牲》那样的电影,需要大规模改变现实,需要那种工业级的力量。
我们开机的时候,其中一个演员,就是演“小武”的那个演员,他说他觉得没有三千万是不能拍的这个剧本,拍的话会让前期策划所想要的效果大打折扣。今天回头看,他说的没有一点错。《长江图》就是因为没有钱才缩成了今天这样,我个人也不是很满意。
现在,我觉得中国已经可以出现真正的用重工业电影资源来拍摄的电影,我们这个文化,我们这个种族,我们今天的市场以及资源,都足够支撑这样的电影出现。它能够代表文化的水平,能够代表这个种族对于新技术的掌握程度——重工业加艺术电影,这是我的期待的,也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加入到这个工作的过程中,也许你们能比我更早完成这个理想。
本站文字和内容均为作者原创或翻译,新片场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。转载前请务必通知本站并注明内容来源(新片场)附以原文链接( http://www.xinpianchang.com/e6246 )。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,但拒绝有商业目的的转载!
互联网ICP备案:京ICP备14003808号-1
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903号
评论